当前位置:百科 > 动物植物 > 黄鼠狼是独居还是群居

黄鼠狼是独居还是群居

茶农世家2023-01-15 14:33:33动物植物344

「黄鼠狼是独居还是群居」黄鼠狼群居还是独居

黄鼠狼是群居动物

黄鼠狼的毛色从浅沙棕色到黄棕色,色泽较淡。毛绒相对较稀短,针毛长25-29毫米,绒毛长15-18毫米,针毛粗118-130微米。背毛略深;腹毛稍浅,四肢、尾与身体同色。鼻基部、前额及眼周浅褐色,略似面纹。鼻垫基部及上、下唇为白色,喉部及颈下常有白斑。但变异极大,即使同一地点,有些个体缺如。有的呈大形斑,有的从喉部延伸至胸部。

黄鼠狼是群居动物,种群之间当然也会互相交流。

黄鼠狼,学名黄鼬,在民间也被称为黄皮子、黄大仙、黄狼等,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、食肉目、鼬科。

黄鼠狼的外形和水貂有点相似,体形细长、四肢短小,不过在毛色方面,黄鼠狼偏鲜艳亮丽一些,全身皮毛以黄色为主。

除了全身金黄色的皮毛十分引人瞩目之外,那双圆溜溜的眼睛也格外显眼,充满好奇的眼神,倒也显得黄鼠狼有些憨厚可爱。

生活中有关黄鼠狼偷鸡、吃鸡的言论广为流传,很多人也都认为黄鼠狼是鸡的“死对头”,在农村可谓是名声狼藉,很多被黄鼠狼偷过鸡的农户都对其恨之入骨。

然而,农村老一辈人却告诫后人:“黄鼠狼具有灵性,万万不能捕杀,否则会给自己惹来灾祸。”事实真是如此吗?

01

为什么老一辈人告诫黄鼠狼不能捕杀?

众所周知,昼伏夜出的黄鼠狼在我国民间流传有许多神秘故事。

例如,有些地区的人们将黄鼠狼称呼为“黄仙”,说它能“迷人心窍”,拥有让人神志不清、胡言乱语的本领,不能去招惹黄鼠狼。

此外,还有的传说认为黄鼠狼是通灵之物,而且特别记仇,如果得罪了黄鼠狼,可能会招致报应或者灾难等等。

这些邪乎古怪的传说故事被描绘得有声有色,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人们,也时常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去捕杀黄鼠狼,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,半信半疑的后人多多少少会对黄鼠狼心存敬畏。

其实,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黄鼠狼的习性,逐渐揭开了人们赋予黄鼠狼的一系列神秘面纱。

传说黄鼠狼会“迷人”,只不过是因为其肛门两旁有一对臭腺,能够散发出一股极其难闻的臭气,会对人的大脑神经产生干扰作用。

体质稍差或者抵抗能力弱的人被黄鼠狼喷出的臭气熏到,可能会出现幻听幻觉、头晕目眩、呕吐不止的现象,严重的话甚至还会昏迷不醒。不过一般情况下,过几天便会自然痊愈了。

黄鼠狼活跃,胆大,嗜血,贪食,具掠食性。在夜间单独捕食,主食老鼠、鱼、青蛙、蟾蜍、鸟、昆虫及畜禽残肉,是一种益兽。它胆小机灵,昼伏夜出,行动敏捷,诡秘,跑时快如穿梭,给人神秘莫测的印象。主要生活在山林、农田墓穴及农村柴草垛中,日夜活动在野外荒郊。

黄鼠狼生活力强,栖息于寒带针叶林、草原以至热带丛林,无论山区、平原或沼泽地以至村落居民点和城市,均能见其踪迹。黄鼬具有肛腺,可放臭气以自卫。穴居在岩石下、树洞或柴堆下。夜晚活动、行动迅速、诡秘,能上树或下水,凭借灵敏的嗅觉和听觉搜寻食物。主要以鼠类为食,能追循鼠迹出入鼠洞,捕杀整窝老鼠。亦吃小鸟和鸟卵,或沿河堤、小溪活动捕食蛙类、昆虫和鱼,有时也盗食家禽。繁殖快,每年冬末、春初发情交配,怀孕两个月后,夏初产下1~4只幼仔。哺乳期1个月,10个月后即性成熟。每年换毛两次。黄鼬毛色鲜艳,呈棕黄、杏黄或金黄色,针毛细密,底绒丰厚。

在草原上,草的茂密度当然有影响,因为草多了昆虫、籽粒等就多,老鼠也多,黄鼠狼自然也多一些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全民问答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12345qm.com/view/222412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“黄鼠狼是独居还是群居” 的相关文章